|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乡村振兴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内新闻

谁来养活中国,答案只有一个(侠客岛·两会观察)

admin 发表于:2022-03-10    

3月6日下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用质朴的语言讲了段十分重要的话:“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13657亿斤),比2020年增加1336万吨(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3.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相当于我国粮食产量的24%,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这再次提醒我们,中国的粮食供给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从粮食品种结构上看,稻谷和小麦两个主粮品种产量总体稳定、平衡有余,玉米存在产需缺口,大豆缺口较大,需大量进口。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大豆安全”牵涉着“肉食安全”。因为进口大豆主要用作饲料,一旦国际供应和价格出现波动,直接受影响的则是中国人民餐盘里的“肉蛋奶”。所以,想让中国人民既“吃饱”又“吃好”,就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困难虽然不小,但中国应对有方。在宏观施政层面,我们正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在中观战略层面,我们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一方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一方面多措并举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微观主体层面,中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放眼未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需要更多、更丰富的食物支撑。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有“耕地不用18亿亩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了”的错误认识,决不能把工业化变成无粮化。

当今世界,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全球粮食供应链风险依然存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粮食安全不可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安不忘危。“谁来养活中国?”的答案只有一个——

“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螺蛳道长/文



上一篇:第七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回国
下一篇:福建南平:产业有特色 山乡奔富忙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乡村振兴局|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 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