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求助在线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国际新闻

以城市之名启发世界,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城市挑战”正式启动

admin 发表于:2019-04-02    

2月1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城市挑战”注册平台正式开启(可登陆 panda.org/opcc  了解更多信息),邀请全球城市参与评选,展示城市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以此促进城市低碳转型,并最终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注册平台将开放至2019年7月10日,获奖城市领导预期将于2020年中旬参与全球颁奖典礼。国际专家将给予所有参与城市低碳转型发展建议,最终贡献于全球温控1.5℃减排目标。

 

目前,全球正经历着高速的城镇化进程,全球超过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35亿增加到67亿。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作用密切相关。城市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贡献者”:尽管城市只占地球表面不到2%,但却消耗世界能源的78%,并产生全部二氧化碳70%以上和大量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通过能源发电、车辆、工业和生物质的使用。

 

与此同时,城镇非常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世界住在城市区域的数亿人将受到海平面上升、降水增多、内陆洪水、更频繁更强烈的飓风和暴风以及更极端的冷热周期的影响。事实上,许多人口超过一千万的主要沿海城市早已面临威胁。气候变化也可能对基础设施产生负面影响,使获得基本城市服务和城市生活质量状况恶化。[sl1] 

 

这些显而易见的趋势提醒着我们,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前线,也拥有产生创新解决方案的无限潜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致力于寻找并推广能够满足城市生活需求,而不会耗尽地球生态储备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城市政府领导力,企业与公众的参与精神,促进城市低碳转型。因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一个地球城市挑战”(OPCC),评选以城市为单位,表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推广低碳转型方案,以此号召城市的公民参与行动,并为其他城市树立榜样。获奖城市不仅可以提升国际认知度,吸引更多投资机会,还可以提升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社会知名度和领导能力。总的来说,OPCC旨在促进全球城市向100%可再生能源的未来转型,发展和传播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型解决方案。

 

自OPCC发起以来,芝加哥、首尔、新加坡、巴黎等城市都因为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而成为获奖城市。

 

 

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8.52%,城镇常住人口达8.13亿人[sl2] ,城市化发展进程举世瞩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面临气候灾难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恢复力更差;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城市内涝等,不但影响了公众日常生活,也给城市运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中国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中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中国城市的行动和经验对其他国家及城市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伴随2019年“一个地球城市挑战”的启动,世界自然基金会希望将OPCC的低碳城市理念推广到更多中国城市,并鼓励更多中国城市在2019-2020年申请评选。WWF中国致力于将OPCC 奖项在中国切实落地,充分运用OPCC网络平台促进国内外低碳城市交流与发展。

 

城市可登陆panda.org/opcc了解更多信息。评选由独立的全球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最终选出“国家领袖城市”(NationalWinner)和“全球领袖城市”(Global Winner)。

 

关于WWF“一个地球城市挑战”(OPCC)

 “一个地球城市挑战”(英文:One Planet City Challenge, 简称OPCC)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2011年在瑞典发起的一项全球活动。活动最初名为“地球一小时城市挑战”,2017年更名为“一个地球城市挑战”。旨在通过为城市居民从建筑,交通和能源等领域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号召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行动。

自2011年以来,“一个地球城市挑战”已经有来自全球五大洲的400多个城市进行了参与,评选出了55个国家领袖城市和4个全球领袖城市,即温哥华,开普敦,首尔和巴黎。每年的奖项评选有不同的主题,从2017-2018的“低碳交通与出行”到2019-2020的“低碳建筑与可再生能源”。 2015年,深圳作为首个来自中国的城市加入了“一个地球城市挑战”,并被评为国家领袖城市。

 

获奖城市

 

芝加哥——“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是覆盖着植被、生长介质、防水膜,并安装有排水和灌溉系统的屋顶。它不仅有效缓解了芝加哥的城市热岛效应,而且有助于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更严重的热浪高温。

首尔——“清溪川复原工程”

2003年7月首尔正式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政府将高架道路拆除,重挖河道,建设新的独立排污系统,对原来流入清溪川的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还兴建起了多条各具特色的桥梁横跨河道。河道修复极大地促进了更多的可持续交通方式。由于中心道路通行能力下降,首尔扩大了巴士快速公交(BRT)服务范围,重新整合了公交线路,改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提高公交车、地铁利用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步行的方式出行,是城市推进可持续交通的典型案例。

新加坡——“开源节流”

近年来,气候变化给新加坡带来了新的水资源挑战。新加坡在保障生命之源——水的高效利用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开源节流”。除了从邻国马来西亚引入水源外,还通过雨水收集(20%)、废水回收(30%)和海水淡化(10%)供水,统称“四大水喉”。其中,废水回收净化后生产出的“新生水”已成为新加坡的标志之一。节约水资源方面,新加坡通过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政府制定政策,引导民众人人参与节水。另外,新加坡还将水资源管理和城市景观紧密结合,政府推出计划,让集水区变的更美丽,水渠和蓄水池变成美丽清洁的溪流和湖泊,让民众亲近水,同时提高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新加坡成功的水资源管理不仅值得钦佩,更为当今用水压力剧增的世界提供宝贵经验。


 [sl1]相关信息来自联合国人居署网站https://cn.unhabitat.org/%E5%9F%8E%E5%B8%82%E4%B8%BB%E9%A2%98/%E6%B0%94%E5%80%99%E5%8F%98%E5%8C%96/

 [sl2]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末最新数据http://www.gov.cn/xinwen/2018-02/04/content_5263778.htm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  气候与能源



上一篇:2019湿地使者行动招募开始啦!
| 中国人大网| 全国政协网|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环境署|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 世界狮子会| 央广网| 中华网| 光明网| 中青网| 环球网| 凤凰网| 中国军网| 中国爱心银行| 美国中文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人民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台湾网| 大公网| 俄罗斯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消息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