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走进贫困 | 爱心人物 | 爱心资助 | 
最新公告: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农村“空心村”现象思考

admin 发表于:2017-05-19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涌,由此导致的“空心村”问题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现象,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是否背道而驰?基于这种思考,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河南省新乡市大宾乡实际调查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流失为切入点,重新审视由此导致的种种问题,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藉以发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空心村;劳动力流失;新农村建设“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这就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1]。“空心村”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界定。社会经济上,“空心村”是指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打工,使得留在农村的人口都是老弱病残的一种现象;农村建设上,在农民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农村居民点用地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流失方面着手,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来探讨“空心村”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流失的现状与后果                                                     

随着农村打工浪潮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2003年,中国有1.3亿农民外出务工,其中61%的人口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2],截止2009年6月,中国农民工总规模约2.4亿,外出农民工规模约为1.5亿,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农民工约为1.23亿[3]。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由此导致的“空心村”现象严重,这些“空心村”的共同之处在于:从地理位置来说,距大城市较远,经济比较落后,发展缓慢;从“空心村”的现状来说,闲置的住房和荒置的耕地随处可见。农村留守人群中,妇女、儿童、老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人口结构严重失调,50岁以上的人占留守人群的67%。由此可见,“空心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痼疾”。大量外流的青壮年劳动力,严重失调的人口结构,日渐增加的“空心村”必然阻碍现代化进程。

具体后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土地资源浪费,农产品价格上涨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国许多农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抛荒”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无形流失,也给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其结果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投机商从中作梗,渔利甚众,而这一切造成的苦果依旧要由广大平民百姓来承担。鉴于此,我们不得不慎思:当下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涌入城市来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初衷是否应该受到质疑?打工赚钱较之种地养家,轻松简单,然而随着物价的攀升,我们已经很难判断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农村新的发展了。因此,当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时,我们有必要再次忖度、权衡其利弊。  

就土地资源方面,我们可以从耕地和居住地两方面来剖析。对于耕地而言,随着农村发展主心骨的大量外流,“季节性抛荒”现象屡见不鲜,各村镇频频出现协议卖地给房地产开发商的热潮,更有甚者,部分土地被卖掉后还要“搬家”,成车的土从地上挖走,一亩地30000元。由此可以想象,当土地不再是农民心中的命根子而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宝典时,国家经济繁荣发展,GDP平稳增长的根基将会受到巨大的摧残。长此以往,国家经济将如同缺乏动力支撑的火车而停滞不前甚至脱轨崩溃。对于居住地而言,泉涌入城的农民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住房压力,城市蜗居现象可见一斑。

而对于虚名夺实的农村来讲,很多地方却成了“空心村”,村内闲置的农家小院不断增加,如此大的反差让人质疑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新农村”?!因此,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无论对于城市发展还是农村进步都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不仅让我们为无形流失的土地资源担忧,更让我们为日益攀升的农产品价格锁眉。

据悉,201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涨幅惊人,其中大豆价格较去年七月初同比增长15%,玉米增幅26%,小麦增幅23%,棉花增幅373%,在二月中旬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峰值时,四者增幅分别达到23%、30%、35%、95%。如此惊人的增速与农产品供给不足有很大关系,这便又将我们带回了对农村发展策略的忖度上,我们不得不深思农村经济发展主心骨——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向问题。  

2.6199”问题:留守儿童、老人问题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过程中,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那就是“6199”现象,这组数字分别用儿童、重阳两个节日代表了不同的群体,“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年人,这组数字的意思是指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孩子和老人构成,我们称之为“留守家庭”。  

全国妇联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万,近三成留守儿童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4]。对于这些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打工后,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就落在祖辈或其他亲戚身上。

由于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不能科学地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同时,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上比较落后,教育观念淡薄,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论是祖辈还是其他亲戚,他们对孩子的关怀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只顾及到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关心与呵护,结果使家庭教育挂一漏万,严重影响了农村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孤僻,这对留守儿童人生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老人自身也因身处耄耋之年,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对他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而子女的外出不仅影响了老人的物质生活,更多的是对其心理和精神的影响。

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后,疏远了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减少了对子女学习、成长的关注。另外,由于某些条件的欠缺,在城市打工,即使做同样的工作,其工资也少于城市人,更让人心痛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很难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维护自己的尊严。

据悉,到城市当建筑工的农民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没有勇气迈进普通市民的饭店,他们害怕那些“城市人”异样的眼光。同样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农民工却因为所谓的农村城市之分而被迫居于社会的一隅。鉴于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农村劳动力外流,藉以关注儿童和老人的生活和精神等层面的问题。  

3.农业生产后继无人随着大批青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奔向外地务工,农村留守人群中妇女、儿童、老人占了相当的比例,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农村的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67%,且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的占85%。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将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延缓现代化进程,农村发展前景堪忧。

另一方面,现在农村大多数青年倾向于外出打工,对农业生产漠不关心。父辈们虽然有丰富的种田经验,但毕竟年事已高,对农业生产有心无力。这就造成了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随着老一辈农民的老去以及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涌,加之,当下农村发展的继承人也早已习惯了父辈们走出的路子——外出打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陷入农业发展后继无人的困境,而作为以农为本的大国,我们则急需采取措施,扭转局势,以防农业发展出现可怕的“断层”,进而扭转农业发展后继无人的危险局面。

4.“空心村”治安问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涌,导致了农村人口结构比例的严重失调,其安全保障体制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村内治安出现很大问题,盗割通讯电缆,盗窃变压器、粮食等盗窃大案频发。此外,农户为脱贫致富而蓄养的牛、羊、猪等牲畜也因其安全无法保障而严重挫伤了农户发展副业的积极性。  

二、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的原因分析

2003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通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2006年,废除了农业税,并开始建设新农村。这一系列政策都有利于农民的发展,为什么还留不住农民外出的步伐?于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1.经济原因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建立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城乡间的预期收入的差异是决定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主要经济因素。

每亩地每年净收入为1418元,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8亩,单靠种田人均年收入为1134.4元。而农民进城打工月收入可达2500—3000元,按十个月来算,进城务工年收入可达25000—30000元,约为单靠种田年收入的26倍。通过收入对比发现,进城务工更具吸引力。并且,改革开放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而作为囊括第二、三产业的主体,城市自然成为一个吸纳劳动力的巨型漏斗。

此外,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迅速扩张占用农村耕地。2010年末,中国耕地面积仅为18.26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十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6],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导致收入的减少。而农村家庭负担却逐渐增大,农村家庭大额开支主要有教育、婚嫁、建房三项。目前一个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至少支出近10万元;子女婚嫁一般在6万元左右;建成两层的楼房要10多万元。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民靠农田收入的结果只能是入不敷出,这三者均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驱动力。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启动乡村通达工程项目,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总体来说,建路工程虽然基本完成,路面质量却经不起检验。相比之下,城市有宽阔的水泥大马路,出门有方便准时的公交车,这些完备的交通设施增强了城市对农村青壮年的吸引力,进而促使他们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是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而农村规范的卫生所寥寥可数,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小病可就近在村里的诊所医治,而大病必须到十几甚至几十里外的县城医院治疗。相对而言,城市有许多正规的社区医院,医疗设备先进齐全,医生的医术较为精湛,市民可以得到既方便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全村没有固定的会议场所,没有休闲娱乐的场地,茶余饭后只能在自家休息或串门聊天。相反,城市有公园、广场、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闲暇之余人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放松。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不难看出,青壮年为什么对农村毫不留恋而选择进城打工了。  

3.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据悉,1994—2001年期间,中国教育经费的78%由乡镇财政负担,9%左右由县财政承担,省财政负担11%,中央财政负担不足2%[7]。相关资料显示,2001年平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表现为:城镇小学生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城镇初中生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8],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直接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这必然带来城乡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

城镇教育设施完备,教师素质普遍较高,多媒体教学已经推广,相比之下,农村有些地方仍停留在一个教师担任几门课程,两个学生共用一张课桌的阶段。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城乡教育差距必然使他们萌发送孩子进城读书的念头。于是,一部分家长进城打工可以让孩子在城里读书,而另一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镇里上学。就这方面而言,为孩子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驱使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  

4.农民的城乡等级观念时代的积淀,社会的默许,城市高于农村这一观念已经深入农民内心,加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外出人员开阔了眼界,部分农村青壮年受城市多彩生活和舒适条件的诱惑,把走出农门,跨进城门作为目标。固有的认知,他人的示范,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三、寻“心”之路

空心村现象的解决路径青壮年是农村建设发展的核心,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失给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而寻“心”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正确的寻“心”道路更是重中之重。  

1.扭转城乡等级观念城市人都是文明的人,有涵养,农村人都是粗俗的人,没礼貌。这种城市人高于农村人的城乡等级观念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他们内心早已根深蒂固。城乡等级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乡社会分工的不同。农村人从事的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靠体力劳动吃饭;城市人却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靠脑力劳动吃饭。无形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就出现了,随之产生的便是城乡等级观念。

而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没有差别的。要扭转这种城乡等级观念,我们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做。就内因而言,农村人自身应该认识到不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在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如果没有体力劳动者为脑力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的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都有自身的价值,只要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值得肯定的。就外因而言,由于靠农村人自身扭转这种观念有很大困难,社会需要提供一定的外部环境,在所有的外部力量中,媒体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媒体应该及时正确地将国家的“三农”方针政策传达给大众,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事迹,帮助农民树立自信心,让农民意识到自身

及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从而扭转城乡等级观念。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就改善硬件设施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要想富,先修路,应继续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状况。目前,农村道路状况较差,尤其是早期修建的道路,更是坑坑洼洼,给农民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政府应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减少靠天吃饭的现象。在农村分格局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喷灌技术,减少由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第三,政府应该给每个农村配置3至4台收割机,集中管理。这样既可提高农忙时的收割效率,也可减轻农民的负担。

就改善软件设施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农村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一个集书籍、广播、健身器材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另外,通过定期的文艺下乡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以打牌、麻将为主的不良娱乐方式。第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环境。首先,要规范农村的诊所,让农民看病更加安全、科学。

其次,各级政府应安排大医院有经验的医生定期对农村的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再次,医学毕业生也可以到乡级、村级卫生院或是诊所实习工作。最后,应该继续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三,国家应考虑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政府承担,使农村获得与城市同样的教育经费,解决城乡教育经费不公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才会逐渐完善。另外,农村教师是农村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时又是农村学生的关注者、期望者和评价者,还是农村学校内部各种教育资源的主要分配者[9]。因此农村教师在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应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这样既能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规范教师队伍,又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家长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的思想也会有所改变。   这样,有了便捷的交通,健全的文娱设施,良好的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整洁的村容,农村逐渐城镇化,农村青壮年还会到城市蜗居吗?  

3.加大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留住种田能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先后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留住农民的脚步,耕地的有效利用率仍不断下降。原因何在?不难看出,在国家推出这么多惠农政策的同时,农资,如化肥、农药等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样除去农资或许收入还不如从前,劳动力流失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采取具体措施促进农业发展。首先,适当调控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从实践上做到惠农。其次,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产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单产,提高农民的收入,这样才能留住劳动力的脚步。  

4.农民就近打工增收和家庭生产兼顾的理性选择从目前情况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与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有很大关系。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使农民能够就近就业,务农打工两不误。部分农民就近打工,是综合分析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他们追求的不是“最大”或“最优”的经济理性选择,而是“满意”的社会理性选择[10]。这样,耕地荒置、农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农村家长既能够及时教育和监督孩子,使其健康成长,又能对家中老人尽自己的赡养义务。而由“空心村”引起的治安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  

发展新农村不是让农民都涌进城市,而是主要依靠农民的力量建设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回农村不论是对农村还是对城市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农村来说,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的回归,首先可以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其次,可以使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全面健康的发展。再次,能使农村耕地荒置的状况好转,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单产提高,供给量增加。这将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物质基础。

最后,农村的治安状况也会明显好转,偷盗现象减少。   对城市来说,部分农村青壮年的回归能够缓解城市的住房压力,改善城市交通及治安状况。同时,空出了很多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得到缓解。  

我们可以想象出未来建设的新农村的景象: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茁壮地成长,远处村庄里楼房一排排一幢幢,形成了规范的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住宅小区里几位老人在用完备的体育设施锻炼身体,孩子们在池塘边高兴地玩耍。工业园区内,人们在整齐有序的工作。村容整洁、道路宽阔、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在这样的新农村中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还有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里去?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上一篇:冰火不容?这观念得改!13年后你开的汽车或烧冰不烧油
| 人民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 公益日报|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扶贫爱心在线邮箱:fupinaixin@163.com chinaloveonline@163.com 联系电话:13802772185
备案号:粤ICP备09074337号
Ϣҵ
粤ICP备09074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