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聚焦三农

海岛上,万亩盐碱地变良田

admin 发表于:2025-03-03    
       这几天,浙江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无人植保机正在除虫害。当地种粮大户汪夏华望着自己前段时间种下的小麦,脸上满是笑容。2018年开始,汪夏华在盐碱地试种水稻、小麦,面积从最初的80亩发展到如今的1300亩。“去年我的水稻田亩产在1000斤左右。”汪夏华说,相信今年会更高。   岱山地处东海海岛,是传统盐区,人均耕地面积小,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当有限。由于制盐产业市场化改革和盐民老龄化,传统海盐工艺逐渐丧失优势,大量盐田闲置,盐民也亟待转型。   2017年,万亩岱西火箭盐场集中垦造耕地项目开工。项目启动之初便遇上难题。岱西火箭盐场部分地块水溶性盐含量高达20‰,土壤颗粒小、密实度高、透水性差。同时,海岛可用水资源短缺、蓄水工程规模有限,盐碱地改良工作困难重重。“地块若有3‰以上盐分含量,这个地就不太适合种植水稻。”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伍从成说,技术团队根据土壤特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多项技术配套,成功解决土壤返盐问题。此外,低压管道灌溉、微咸水低成本淡化等盐碱水综合利用项目的应用,也解决了海岛水资源短缺问题。   经过几年开垦,曾经的岱西火箭盐场转型为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海滨盐碱地被改造成亩产千斤的良田。除开展土壤改良、节水循环,岱山还通过无人机、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因地制宜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海岛农业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金雷杰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3日 10 版)


上一篇: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