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人物访谈

甘肃民勤:追着风沙走 种下青绿梦

admin 发表于:2025-02-27    
        初春时节,一排排挺拔的梭梭树苗在寒风中傲然挺立,仿佛一个个坚强的哨兵,守护着甘肃民勤县这片饱受风沙侵袭的土地。 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张雨欣指着挂有自己网名吊牌的梭梭树苗,兴奋地说:“才两年,没想到我种的梭梭长这么高了。我相信只要人人献上一份绿,沙漠定能变绿洲!” 张雨欣是众多参与民勤梭梭林种植的大学生志愿者之一。近几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奔赴民勤县,在甘肃青梭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马俊河的带领下,挖坑、放苗、填土、回踩,植树栽绿,用实际行动参与这场与风沙的搏斗。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民勤长期面临风沙的威胁。为了子孙后代和绿洲的永续发展,民勤早在1950年就举行了万人誓师大会,吹响了向沙漠进军的号角。 治沙老英雄石述柱是民勤治沙史上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风沙肆虐的民勤县宋和村,曾目睹庄稼被风沙掩埋、颗粒无收的惨状。为了治理沙害,他主动请缨,组建青年治沙突击队,几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治沙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誓言。 如今,新一代的治沙人接过了接力棒。“80后”马俊河放弃了在外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扎根沙漠,栽植梭梭,并通过网络号召更多人加入治沙事业。而“95后”大学生仲麟毕业后回到家乡,不仅种植梭梭,还摸索出一条“产业+电商”的致富途径,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民勤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牵动着当地人的心,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社会各界人士将目光投向了这片饱受风沙煎熬的土地,他们从四面八方奔来,在青山、四方墩、沙嘴墩等风沙肆虐的地方种下一株株梭梭苗,同时也种下了绿进沙退、沙漠变绿洲的美好希望。 今年,以“请到民勤种棵树”为主题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创新模式,将民勤的生态保卫战推向了新的高潮。2月17日,全国各地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的感召下,不约而同来到民勤县昌宁镇昌宁村东窑沙窝,与当地村民迎沙而上,挥洒青春汗水,播种绿色的梦想与希望。 截至目前,民勤县已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实施人工造林2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如今的18.28%。这一可喜的变化不仅是民勤人民不屈信念的历史见证,也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缩影。(记者 尚杰 王冰雅 通讯员 富承璘)


上一篇:苏丹一军用飞机在首都地区坠毁致多人死亡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