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启动春节文化系列活动

admin 发表于:2025-01-10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1月7日,在“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阆中,以“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为主题的2025阆中古城过大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启动当天,记者踏入阆中古城,仿佛穿越进时光隧道,置身于千年历史的怀抱之中。古城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年味扑面而来。漫步在石板路上,能感受到每一块石头所传承的沧桑岁月。身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非遗展示展演及民俗队伍巡游正在进行。神采飞扬的舞龙舞狮、惟妙惟肖的门神画、声情并茂的木偶变脸,以及游客们最翘首企足的重头戏“春节老人”赐福……“看过这些展演节目,感觉年味越来越浓、春节越来越近了。”来自陕西的游客蒋依琳说。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系列活动共分为“迎春来、踏春去、抱春归”三大系列主题,包括舞龙舞狮展演、“阆苑传奇”沉浸式演艺、迎春灯会大乐园、春节大庙会、春节民俗社会实践、齐聚古城过大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游百病暨闭幕式等13项子活动。

古城中的非遗展演及民俗巡游队伍。新华社记者薛晨 摄

作为中国知名古城之一,阆中的年味是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从这天起,舞龙舞狮、“春节老人”赐福、贴春联、坐花轿、亮花鞋……各式各样、独具风情的春节民俗活动会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些活动不仅能让游客领略到古城穿越千年的厚重历史,还让非遗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在阆中古城交相辉映。

“春节老人”在古城内派发红包。新华社记者薛晨 摄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历算学家落下闳的家乡。落下闳主持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天文历法——《太初历》,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第一天,首次恒定“新年”,即现代意义的“春节”。由此,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阆中也被称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春节申报片中,古城阆中频频亮相,展现了千年古城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民俗风采。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积淀中,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阆中名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治平说,阆中古城借申遗成功的契机,正全力营造春节浓郁氛围,创新产品供给,提振文旅消费,守护传承历史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年味渐浓的阆中古城。新华社记者薛晨 摄

春节期间,阆中还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1月7日起至2月13日,海外华人、外籍游客、全国高校大学生、落地阆中古城机场的游客等凭相关证件,免票游览阆中古城景区和天宫院景区;身着正式汉服游客半价游阆中古城景区,同时在多个旅游平台推出景区门票特价秒杀活动。(记者薛晨)




下一篇:牢记使命奋勇担当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