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河南漯河建高铁发现古墓群 已发掘战国到东汉古墓200多座

admin 发表于:2024-12-05    
中新网12月3日电 据河南省漯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消息,为配合做好新建平顶山至漯河至周口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工作,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漯河市源汇区凌云山路墓群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凌云山路墓群位于漯河市源汇区井李村东南,凌云山路东、丹江路以北。考古队已发掘墓葬200多座,发现很多值得关注的文物。比如,出土的青铜剑、青铜匕首、青铜鐏,这些青铜器均属于战国时期。其中,在M90号墓葬中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剑长48cm、宽4cm、厚0.2cm,埋藏两千多年仍然锋利。出土的战国谷纹玉壁直径4.6cm、孔径1.8cm、厚约0.5cm,造型精美、雕刻精湛、古朴典雅、色彩温润。出土的汉代铜镜、铜印、铜钱都非常精美,铜印章字迹清晰完整。这片墓群大概上千座,从目前发掘情况看,大多数墓葬保存基本完好,文物较为丰富。截至目前,出土陶、瓷、铜、铁、玉器等不同质地文物千余件。 考古所书记刘晨介绍,根据凌云山路墓群发掘情况,结合以往周边考古发现,反映漯河古代城市有三个特点:一是城市规模较大。出土的文物数量、等级、种类反映了战国和汉代时期的漯河古代城市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是当时本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跨越时间长。从墓群看,自战国时期到东汉大约有400年左右都在延续使用。三是南北文化交融多。出土的文物既有典型的中原文化特征,又具有较丰富的楚国文化因素,是当时中国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发展的重要见证。


下一篇:定格百姓生活 见证时代变迁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