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养老资讯

医保目录连续7年更新有哪些亮点

admin 发表于:2024-11-30    
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今天公布,共新增91种药品。同时,调出43种临床已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 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自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老百姓的用药可及性大大提高。 真金白银支持创新药发展 “今年目录调整范围以新药为主,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在国家医保局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说,“我们将包括1类化药(化学药品)、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和3类中成药在内的‘全球新’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是‘全球新’创新药,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经过7轮调整,累计将149种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监测表明,截至2024年10月,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药品支付累计超3500亿元,带动相关销售超过5100亿元。今年前10月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支付约920亿元,按相同周期计算,是2019年的21倍。“可以说医保基金是‘真金白银’地支持创新药发展。”黄心宇说。 国家医保局对创新药的扶持还体现在对行业环境的净化。“过去我国医药企业‘重销售、轻研发’的现象非常突出,影响整体创新实力、行业健康发展,造成医患矛盾。”复旦大学教授、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组长陈文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介绍,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以目录准入谈判、集中带量采购为抓手,推动降低虚高药价,引领医药行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有研究表明,自2018年至2023年,我国医药上市企业销售费用占比从17%降至13.7%,研发费用占比从1.8%增至4.7%,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势头。 患者获益高的药品更容易进入谈判 底价测算是决定药品谈判结果的关键因素,陈文介绍,底价测算时,针对创新程度高、患者获益大的药品会给予更高的经济性阈值。今年的测算中还特别考虑了传统中药的特点与优势,有针对性地优化了评价维度和测算指标。 今年谈判成功了某款重型精神病治疗用药。该药物一针可维持半年有效,与目录内原有每月注射一次的药品相比,能够大大提升患者依从性、减轻医疗体系负担,谈判纳入目录后疗程费用较原有月制剂低30%以上。 谈判过程中的底价测算通过建立“以患者健康获益”为核心的多维价值评估体系,引导医药行业瞄准真创新,努力创造更高的临床价值,树立了支持创新的鲜明导向。 据监测数据,医保基金为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支付累计已超过3500亿元,惠及患者8.3亿人次,为患者减负超8800亿元。 医保基金“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对新药如此大规模资金支出的同时确保基金安全,一方面是靠科学合理的测算,通过谈判准入确保药品‘质价相符’‘物有所值’;另一方面靠的是医保部门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和系统治理,针对存量支出结构优化调整,在降低参保群众负担的同时,确保了基金安全。”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说。 初步匡算,近年来国家推行的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新药耗、新技术的准入以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腾出了超5000亿元的医保基金空间。同时,通过强化基金监管、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不断加强支付管理。王国栋表示,力争医保基金“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此外,7年来,共调出438种疗效不确切或易滥用、临床已被淘汰、长期未生产供应且可被其他品种替代的药品。 更注重医保目录的落地工作 今年《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除了部署新版目录执行外,对配备使用、新药推介、管理监督等提出了要求,以确保目录真正落地见效。 《通知》明确,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于2025年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根据《2024年药品目录》及时调整本机构用药目录,保障临床诊疗需求和参保患者合理用药权益。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为由影响药品进院。 《通知》还要求,各省(区、市)医保部门应建立目录内药品配备情况监测机制,以《2024年药品目录》为基础,借助国家医保信息平台、药品追溯码、医保药品云平台等渠道,收集、完善、维护本行政区域内医保药品配备、流通、使用信息,加强对辖区内医保药品配备使用情况的精细化管理。对于临床价值不高,长期没有生产、使用,无法保障有效供应的药品,在今后目录调整中重点考虑调出。


上一篇:乌干达东部发生泥石流灾害至少15人死亡
下一篇:“我乘着前人的凉,就要为后人多种一棵树”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