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聚焦三农

乡村文化生活之变

admin 发表于:2024-10-02    

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江西农村。那时,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单调,我们村子没有人家有电视。村民们一年到头的文化生活,就是逢年过节看看舞龙舞狮表演。

到了80年代,村里开始有人家买电视。电视在当时可是稀罕物件。记得村里第一台电视是邻居家买的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机。当时,几乎全村的人都跑去邻居家瞧稀罕。那段日子,每天晚上左邻右舍都到邻居家看电视。堂屋坐不下那么多人,邻居只能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那时没有有线电视,只能看几个频道,接收电视信号全靠一根立在院子中的顶端绑着几根铝管的长木棍。90年代后,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村民们基本家家都买了电视,电视机的尺寸越来越大,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越来越多,黑白电视也渐渐变成彩电。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发生了更大变化。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活动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涌现,智能手机、电脑等也成为村民们生活中的标配。各种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常态化开展,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各种精彩戏曲剧目和电影大片。今年4月,在我们县文体艺术中心,还举办了一场大型明星演唱会哩!

生活越来越好,在很多文化活动中,农村群众不仅是观看者,还成为参与者。

以我为例,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我们当地的建昌锣鼓,老想学打鼓,可没那个条件,只能夜里在床上拍打着自己的小肚皮来过鼓瘾。现在条件好了,县里文化馆的老师经常下乡指导开展文化活动,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打鼓,成为乡村文艺骨干,还经常跟着文化馆的老师们到各个乡镇演出。在我们这里,像我这样的乡村文艺骨干还有很多,大家有的擅长唱歌,有的擅长唱戏,有的擅长演小品,有的还会写剧本呢。我们经常自编自导自演各种节目,深受乡亲们欢迎。有时在演出中,一些村民冲我喊道:“我是你的粉丝哩!”我既感觉不好意思,又有一种满足感。

这些年,乡村文化活动经历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创文化”的转变。我们这些乡村文艺骨干是“送文化”的受益者,也是“种文化”结出的成果。今后,我们要成为“创文化”的主体,努力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成功采集
下一篇:拜登命令美军帮助以色列抵御伊朗袭击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