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聚焦三农

科技富农的喜悦

admin 发表于:2024-09-18    

又是一年中秋至,广袤田野上,五谷、瓜果“且喜人间好时节”,欢欣地成长或成熟,誓以饱满的姿态“召唤”丰收。孜矻稼穑的农人,又怎会在最后关头让期盼已久的收获留有遗憾?

这不,不肯有一点疏懒的他们,正奔忙在田间地头。

“我们的大豆正处在鼓粒期,对水肥的需求比较大,一定得做好水肥管理。”在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王庙村,山东欣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欣丰(嘉祥)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宋新萌正在操控无人机施肥喷药。

如今,一批批新农人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扎根乡野。“除了种地,我们也做育种。一年来,为提升大豆的种子纯度,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希望降低制种户的成本,让制种户有更高的收益。”宋新萌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年销售大豆种子1500多万斤,到10月中旬收获时,公司从制种户那里回收豆种,每斤的回收价能比商品豆高5毛钱。

在江西省永丰县潭头乡潭头畲族村的“蜘蛛大米”种植基地,沉甸甸的稻穗煞是喜人。“这是我第一次用‘以虫治虫’技术种水稻,目前看效果非常好,再过五六天就陆续进入收割期嘞!”正在田边进行排水作业的种植户雷绍林说。

今年,潭头乡与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在潭头畲族村进行蜘蛛生物防治水稻种植,通过科学投放蜘蛛控制水稻害虫,实现零农药目标。敢于尝鲜的雷绍林尝到了甜头:“和以往相比,现在每亩地大概省150块钱的成本,产量提高了,种出的大米价格也高。估计今年能增收10万块钱左右!”

相比之下,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展翼合作社创始人、乡村旅游综合体番茄公社负责人齐晓景更早享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这几天,大伙种的20多棚葡萄熟了,每天很多车在路边排队,都是来采购葡萄的。从早上8点多到下午6点多,一直有游客在棚里采摘葡萄。”赶上假期,忙着招呼游客的齐晓景见缝插针地和记者唠上几句。

在齐晓景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果蔬“上新”。“我们发展庭院经济,村民院里种的蔬菜我收过来,搭配成蔬菜礼盒。现在游客多,就连院里种的苹果都有游客去采摘。”齐晓景说。(记者 陈晨)




上一篇:向着农业强国加速迈进
下一篇:巴西遭遇历史性干旱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