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洪涝灾害后,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admin 发表于:2024-06-30    

当前,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结束后,各种污物随水流动,公众应如何做好个人清洁和疾病预防?6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当前,国家卫健委正指导各地扎实做好汛期医疗应急和医疗救治保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是要提前谋划部署,做好应急准备。指导各地制定和完善医疗卫生应急预案,组织医疗应急队伍开展演练,提升现场处置能力。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动态调度。与应急管理、公安、气象、交通等部门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强化灾害信息监测预警,调度指导受灾省份做好医疗应急等工作。三是做好突发状况应对,保障群众诊疗需求。开展医疗机构防灾、减灾检查,保证医疗人员在岗和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各项医疗服务有序开展。四是加强预防,做好灾后防疫工作。储备医用消杀物资,加强科普宣传,防止灾后出现疫情。

洪涝灾害发生后,环境卫生问题往往是导致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应急办主任、研究员孙宗科表示,在洪涝灾害之后,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过水的、淹没的或者内涝的村镇,要在洪水退去之后尽快开展清淤,对庭院进行整修,厕所、垃圾点位要尽快修复,把淤积的垃圾尽快清理。”孙宗科提示,饮用水安全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喝开水、尽量喝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为了预防水源性疾病,首先是要选择卫生安全的水;其次是不喝来源不明或者受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受污染的水刷牙、漱口、洗菜等;再次是要避免接触不安全的水。洪涝灾害后,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水源地附近随意倾倒垃圾和污水,不随地大小便,以免污染水源和周边的环境。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还提示,公众要注意皮肤的防护和卫生,尽量不要让皮肤长时间泡在水里,尽量避免划伤皮肤、不要抓挠皮肤,接触脏后要尽快清洁。同时,尽量避免周围的环境损伤皮肤,比如高温高湿环境或日光暴晒,注意防蚊虫。




下一篇:广西医生六度援非:书写“大爱无疆”厚植中非友谊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