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人物访谈

田里回来了年轻人

admin 发表于:2024-03-25    

这些天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的“新农人”们一直沉浸在激动的心情中。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情况。

“总书记听说我是返乡种田的‘90后’大学生,连着问了我几个问题。”种粮大户陈帅宇当时正在田里育秧,他向总书记介绍了自己的年龄、大学所学专业、回乡种粮时长,以及粮食生产的良种使用、农业机械应用等。

习近平总书记随后来到“80后”种粮大户戴宏家中,察看农机具和春耕物资准备。“我向总书记报告了我的种粮面积、种粮收入,还有政府种粮补贴的情况,他听了十分高兴。”戴宏说。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意味着美好、青春和希望。

“谁来种田”曾经困扰这片土地。近年来,一批爱农村、爱农民、爱家乡的年轻人返乡,扎根沃土,找寻答案。

1994年出生的陈帅宇,大学毕业后放弃不错的就业机会,选择返乡种粮。“别人觉得种田苦,但我看好农业的广阔前景。”他告诉记者,父亲是当地的粮食经纪人,让他比同龄人对粮食有更深的理解,也认准了农业的前景。

2015年返乡,他拿出自己大学时期的创业收入,边开农资店,边跟乡邻学习水稻育种、稻田机械作业等,并在第二年试着流转了300亩田,正式开启了种粮之路。

同在2015年,1988年出生的戴宏选择结束打工生涯,回到家乡跟着父亲学种田。“爸爸一个人在家种了30多亩,每年纯收入都有3万多元,如果扩大规模、做好管理,种田的收入比我在外打工赚的只多不少。”戴宏说。

创业艰苦,筚路蓝缕,但年轻人有的是干劲。

陈帅宇创业之初经常加班,有时候一天只能睡3小时,也曾在“双抢”时被晒得中暑。“刚开始乡亲们不相信我,觉得我只是回来玩。”陈帅宇说,他从外面学习到的新经验和新品种很难推广下去,只能自己种出来给大家看。

戴宏发挥自己懂机械的优势,在市场上精心考察后,陆续购入一批农业机械,借力机械化的翅膀,不断降低种粮成本,扩大种粮规模,提升种粮效益,家里的农田流转面积从约50亩增加到480多亩。

破土而出的种子,经历风雨洗礼,才能茁壮成长。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折腾”,陈帅宇的优质稻亩产量从1000斤增至1400多斤,他用实际行动打动了乡亲们,越来越多农户选择跟他一起种高档优质稻。

年轻人的才华在田野上得到充分挥洒。如今,他牵头成立的亿泽水稻专业合作社,已有周边600余种粮户加入,订单生产高档优质稻,实现了持续增收。

戴宏去年迎来了大丰收,家里双季稻亩产2200多斤,收入比以前增加不少,劳动强度却没增加太多。一批乡邻学起了他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作为种田“老把式”的父亲对戴宏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湖南各地都涌现出一批‘80后’‘90后’‘新农人’,他们年轻有活力,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又快,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建球说。

春光灿烂,绿意盎然,广阔的田野孕育着美好希望。



上一篇:乡里中心激发农村新活力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