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养老资讯

深耕银发经济 为老年人生活增韵添彩

admin 发表于:2024-03-07    

远红外线理疗仪、家用护理床、陪护机器人……在北京市昌平区一家康复辅具展示中心内,来参观体验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的老年人络绎不绝。如今,随着老年人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消费需求日趋多元,银发经济迎来发展壮大新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对如何发展银发经济作出系统谋划。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充分满足老年群体需求,激发银发经济发展潜力,更好增进老年人福祉,成为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本刊特采访代表委员进行分析。

拓展公共服务 强化兜底保障

春日暖阳下,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小湾村互助幸福院内,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或下棋,或唠家常,一派温馨幸福的景象。很多老人都说,这里提供了既可以享受养老服务又不离开“家”的养老方式。

近年来,各地积极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江苏省南通市福爱护理院护士长李楠楠代表在调研时发现,与生活在城镇的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在养老金待遇和可享有的养老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仍然突出。

李楠楠代表表示,各地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村养老保险的作用,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让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有一个兜底保障。

为解决好农村老人急难愁盼问题,李楠楠代表建议,健全农村老年人救助体系,将大病救助政策和合作医疗政策有机整合,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减轻农村老年人就医压力。

激发市场活力 共享创新成果

冬季到南方躲寒,夏季到北方避暑,这种“冬南夏北”的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乐于接受新事物、体验新服务,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层次、多样化。

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委员看来,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产品与服务供给创新至关重要。她建议,相关企业加大开发新型银发产品力度,围绕健康旅游、康复护理、养老服务、文化休闲和教育培训等领域,形成若干个银发产业集群。比如,可以立足各地中医药特色产业,建设中药材产业集群,推进中医药研发。

“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还要大力发展数智化银发经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5G技术等与银发产品的融合应用,促进数字产品和服务的适老化,让老年人共享创新成果。”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王璞委员建议。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达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应进一步做好制度设计,引导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贺丹委员表示,当前需要健全完善银发产品目录,建立银发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和行业认证标准体系,建立银发经济统计监测制度、监督评价机制等,促进高质量与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强化政策支持 优化发展环境

陕西全面开展“一带一路”银发经济产业园项目;江苏试点建立全国首个养老护理专业技术支撑体系;山东烟台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当前,为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很多地区围绕资本、土地等要素推出了一揽子支持政策。

如何更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是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邓琳委员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她建议,要完善土地、资本、数据、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支持,真正把相关政策落地落实。

“养老机构建设标准高、投资大,资金回收比较慢,金融信贷支持积极性不高。”邓琳委员建议,扩大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范围,推动金融机构向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优惠利率贷款;鼓励养老机构通过贷款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拓展投融资渠道。

同时,邓琳委员表示,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探索完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衔接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可重点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如支持利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各类闲置房屋和设施等发展养老服务。



上一篇:甘肃、青海代表:约14.8万户积石山地震受灾群众将于年底前入住新居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