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人物访谈 | 环球公益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法媒:在中国,网红用AI生成的“克隆人”日夜带货

admin 发表于:2023-09-30    

法国BFM电视台9月26日文章,原题:在中国,网红用“克隆人”夜以继日地带货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采用人工智能“深度伪装”技术,随时为其产品做广告,而这只需要几千元的费用和几分钟的录音。

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许多网红正在不知疲倦、昼夜不停地带货。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人类——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伪造”内容,来取代人类网红推广他们的商品。

在中国,购物和社交媒体平台多年来一直是各个品牌宣传产品的重要传播渠道,在这些平台上,网红们会向成千上万的网友推荐产品。在“双11”这种全国性商业网购节,头部网红甚至可以在一个晚上销售超过数亿元的商品。然而要达到这一水平,需要大量的时间、培训、筹备和技术手段,这相当于一名顶级演员,可能会让网红筋疲力尽,品牌方也需要支付极高的酬劳。

因此,从2022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向品牌企业提供定制的“虚拟网红”。它们比真正的人类网红便宜得多,且同样有逼真的人脸、自然的声音,以及嘴唇和手部动作。实现这些只需要几千元人民币和一分钟的视频,用来为软件提供模型。然后只需输入基本的商品信息并撰写所需的文案脚本,数字网红就这样被“克隆”出来了。

如果需要更高级的数字模型,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产品能实现数字对象与观众的评论互动,看上去更逼真、更人性化。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中国科技巨头也推出了类似服务。

不过,虽然采用“深度伪造”技术的网红给品牌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这项技术也会带来一些担忧。在法国,政府希望通过一项有关数字安全的法案来规范这个问题,该法案将很快在国民议会中进行审议。在中国,各个平台也在解决这个问题,有平台建议所有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都应该有标记。(作者吕克·夏农,董铭译)



下一篇:王沪宁会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