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全球人口达80亿,意味着什么?

admin 发表于:2022-11-16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人口11月15日突破80亿。图片来源:《日本时报》

【今日视点】

◎实习记者 张佳欣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到11月15日,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80亿。此外,印度预计将在2023年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地球人口在12年内增加了10亿人,与此同时,增速也开始放缓,最终将开始下降。

人类每天都在以自己无法在短期内感知到的方式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将在未来一个世纪重塑人类世界。

人类已经走过很长一段路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智人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约30万年,并进化成脑容量变大、下肢变长的人,地球人口一开始增长是相对较慢的。

当古埃及文明走向终结时,大约就是在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去世的时候,地球上可能有2.3亿人。

到1500年左右的文艺复兴时期,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到1805年罗塞塔石碑被发现,古埃及文明重见天日时,人口又翻了一番。

这些都是相当粗略的估计,因为中世纪并没有全面的人口普查,仅知道人口一直在缓慢增长,直到最近几个世纪才开始激增。

1925年大萧条前夕,世界人口突破20亿大关,从那时起,到达30亿只用了35年。也是从那时起,人口每隔10到15年就会再增加10亿。

人类还应关注哪些问题?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文章称,人类喜欢聚焦于生命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但世界人口结构的变化将改变人类社会,人类无法逃避。

联合国人口司司长约翰·威尔莫斯表示,政府需要改变支持老年人口的公共系统。

健康数据研究组织IHME高级研究经理阿曼达·史密斯认为,人类应该关注“非传染性疾病带来更大的疾病负担”,在许多国家,新冠疫情大流行暴露了需要解决的弱点。

也有专家认为,未来100年,人类将更加关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心理健康问题。

比起数字,人类或许更应关注分配与公平。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人口实验室的乔尔·科恩称,即使目前生产的粮食足以满足80亿人的需求,仍有8亿人“长期营养不良”。确保粮食生产跟上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双重压力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

地球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吗?

今天,地球人口数量进入80亿时代。有人可能发出疑问,人口数量是不是已经多到地球无法维持了?

《日本时报》援引多位专家意见称,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人们不应该担心人口过剩,而应该关注最富有的人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

科恩说:“地球能养活多少人的问题有两个方面:自然限制和人类选择。”

人们的选择导致人类消耗远远超过地球每年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森林和土地,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费导致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导致了全球变暖。

根据非政府组织“全球足迹网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说法,人类需要相当于1.75个地球的生物承载力才可持续满足当前人口的需求。

联合国最新气候报告中提到,全球人口增长是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然而,与经济增长相比,它的作用要小一些。

联合国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约97亿。

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研究员詹妮弗·肖巴表示,人们对地球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行为,而不是数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回应《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时说,今年预计地球上第80亿位居民将会出生,健康方面的进步使寿命延长,显著降低了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同时,这也提醒人类要共同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同时也是反思人类在哪些方面未能履行对彼此承诺的时刻。




下一篇:山东省泰安市推进组织联建、产业联营、人才联育—— 共奔乡村振兴致富路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