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聚焦三农

吉林省棚膜经济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admin 发表于:2022-08-08    

吉林省坚持把“菜篮子”稳产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强化1亿元设施园艺专项奖补资金引导作用,有序推进棚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菜篮子”供给保障水平。截至7月份,全省新建30亩以上“菜篮子”规模园区42个;新建各类棚室3.75万亩,其中标准棚室1.31万亩;累计撬动社会投资2.44亿元;“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由55家扩增到107家,地产蔬菜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强化地方首责,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推进全省棚膜经济高质量发展,省政府成立全省“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发改、商务、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为“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州)、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棚膜蔬菜生产、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今年疫情期间,省、市、县成立“菜篮子”工作专班,重点协调解决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地产设施蔬菜生产资料种苗运输受阻、蔬菜采收上市不畅、园区生产用工短缺等突出矛盾问题。同时,将本轮疫情防控期间各地“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到第二期全省“菜篮子”市长考核中。

立足风险挑战,建立健全“菜篮子”保障运行工作机制。备春耕期间,吉林省针对“菜篮子”物资运输难、蔬菜上市难以及生产用工难等突出问题,紧急启动“菜篮子”工作运行机制,每天调度各地“菜篮子”生产情况,研判市场供给形势。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开通24小时“帮农解忧热线”,主动为农民纾难解困。实行层级化运行模式,定期组织召开全省“菜篮子”工作调度会议,跟踪地方政府属地责任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市(州)蔬菜供给跨区域难题。组建“菜篮子”工作小分队,赴问题矛盾集中地区现场办公,提升问题解决实效,保障棚室蔬菜产得出来、运得出去、卖个好价钱。

坚持“平战结合”,推进“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建设。为有效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影响,吉林省启动实施“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设施园艺专项奖补资金,按照“梯次提高补助比例”办法,重点支持30亩以上规模棚室园区建设,提升全省“菜篮子”应急保障能力。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吉林省蔬菜仍然实现产量79.48万吨、同比增长1.8%的好成绩。

着眼生产实际,加强科技指导服务。省农业农村厅紧盯农事活动安排和农民生产问题,改变“大集中、大课堂、大培训”方法,创新“短、平、快”服务指导模式,利用手机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上”培训服务。上半年,针对北方设施棚室蔬菜生产的播种定植、果菜开花坐果、瓜菜育秧嫁接、菌菇发酵接菌等农事活动,开办“菜篮子”抗疫稳产农民夜校,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等7位农业专家线上授课;创建“双百共建”技术服务微信群,221位农业专家和蔬菜生产主体在线答疑解惑;依托省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发布技术服务微视频;累计培训农民10.4万人次,全面提高设施蔬菜、水果种植技能和生产水平。(记者闫虹瑾)




上一篇: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成功发射 “句芒”探碳看点多(美丽中国)
下一篇:如何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