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养老资讯

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网上中国)

admin 发表于:2022-06-04    

徐 骏作(新华社发)

在贵州省龙里县中铁国际生态城太阳谷5G全感知智能康养社区内,养老可视化平台在运行中。
新华社记者 刘 续摄

手机扫码、视频聊天、线上买菜、预约挂号、网络直播课程……从基本的生活保障到多样的文娱活动,互联网技术正融入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日渐成熟的智慧养老平台、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与此同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乱象的行动在全国有序开展。既让老年人对互联网产品“用得了”“玩得转”,也要通过宣传让老年人“看得透”“防得住”各类网络诈骗,正成为社会各界推进智慧养老的共同努力。


适老产品“用得惯”

“会了会了!原来打开粤康码也不难,我可以和老伴两个人一起去逛商场了。”“这个发送实时定位太好了,这样发过去,我儿子就能准确知道我在什么位置了。”在广东省梅州市吉祥社区的“老友记”智慧课堂上,通过移动工作人员对智能手机使用方式的手把手教学,老人们学会了视频通话、发送实时定位、打开粤康码、移动视频看家等实用操作。该社区的陈奶奶在课堂上学会了与广州的外孙女进行视频通话,脸上笑开了花。

随着越来越多老年人进入网络时代,数字技术为老年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智慧养老成为改善老年生活品质的一大“新时尚”。

“智慧养老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机构的物联网系统平台,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教授周向红说,智慧养老借助养老和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将政府、医疗机构、服务商、个人、家庭连接起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为了方便老年人“看得懂”,越来越多网络平台推出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语音提示、操作简单、无广告插件的适老版页面。为了让老年人“用得惯”,众多主流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推出适老化手机,为智能手机配备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开发无障碍模式或极简模式,方便老年人使用。除了对互联网相关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小到一个智能防抖勺、动态心电记录仪,大到互联网平台的老年人服务专线、社区医院联动的智慧医疗系统,关注老年人需求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网络诈骗“防得住”

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60多岁的周某在手机上接触到一个“投资”网站,网站客服人员通过聊天取得其信任,声称“投资20万元可在3天之内获得6万元利润”,引导周某将自己的积蓄和养老金转入该平台。在淅川县公安局民警的阻拦下,周某终于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件。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技术和产品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一些不法分子也将网络诈骗的黑手伸向老年人群体,利用通信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老年群体量身打造诈骗“剧本”,让不少老年人防不胜防。

近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针对老年人涉诈APP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以来,公安部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强化线索摸排;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要求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重点惩处以养老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方案,要求依法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加大追诉力度……公检法协同作战,对养老诈骗开展精准打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老年人容易遭遇网络诈骗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老年群体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网上支付等新技术新业态适应慢,对最新骗术的了解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他们对健康养生、情感交流、养老钱增值尤为渴望,这些特点恰恰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除了加大整治力度、规范行业发展之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汇集全社会依法打击侵害老年人权益违法犯罪的合力。

实用服务“跟得上”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亿人。与此相对应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21年12月,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如何让数字技术成为服务老年人生活的有力手段,是当前推动智慧养老的重要议题。

业内专家表示,数字技术与老年人并不天然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恰恰相反,便捷的数字技术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过往的经验智慧,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变“数字鸿沟”为“数字反哺”。

2021年12月底,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包括强化老年用品的科技支撑,加强老年科技的成果转化,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应用等具体措施。工信部会同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针对老年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应用、加大产品供给、数据平台建设、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工作与福利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王晶认为,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未来中国养老服务制度创新可以有几个着力点:一是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养老企业中的应用,强化服务机构的养老服务信息采集能力,实现政府、社会服务组织和企业之间的数据集成,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二是支持现有平台企业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服务,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对接。三是逐步加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互联网养老服务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家庭网络体系、社区网络体系的能力建设。四是规范“互联网+养老”服务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智能养老服务企业的准入资质,规范医疗护理等具体服务的实施标准。




上一篇:中老铁路开通半年客货运量强劲增长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