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故意“带疫”上班、抗原检测造假 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admin 发表于:2022-04-19    

◎本报记者 王 春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面对奥密克戎病毒的挑战,运用法治力量防控疫情,维护的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利益。疫情防控工作中,单位和个人应遵守哪些义务?故意“带疫”上班是否会被追责?抗原检测造假,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中上海市民较为关心的法律问题,两位法学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袁新忠、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石文龙给出了解答。

专家指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地方政府可以限制聚集,例如关闭人员聚集的场所;停工、停业、停课;封存、封闭具有传染源的物品;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调用救援物资;救治患者;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严惩影响防控工作、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疫情防控工作中,政府部门还需承担防控工作的保障责任,包括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保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能落实;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对从事传染病防控的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专家表示,单位和个人负有接受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就近报告、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指挥和管理等义务。若单位和个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故意“带疫”上班,如何追责?对此,专家表示,如果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新冠病毒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或者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冠病毒传播的,有可能涉嫌违反《刑法》,是故意传播病毒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抗原检测造假,要承担法律后果吗?对此,专家表示,《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单位和个人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及时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因为没有履行该责任和义务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如果因伪造、变造检测结果的行为,引起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如果是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毒携带者,伪造、变造检测结果,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还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上一篇: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97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187例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