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聚焦三农

历史学者@全国政协常委:如何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admin 发表于:2022-03-23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周晶、王雪纯)“在漫长的农耕文明进程中,传统村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山间水畔,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载体。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乡村的古旧建筑逐渐减少或荒废。我想了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如何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全国两会期间,历史学者纪连海通过人民网《强国答问》栏目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提问。

传统村落不仅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还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近年来,因城镇化、旅游开发以及农村人口迁移等影响,一些传统村落也面临着消亡和被过度开发的严峻挑战。

“在追求经济利益、旅游效益的同时,不能忘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白庚胜举例,一些传统村落空有其表,建筑的表皮是传统的,但是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上是现代的。“就像一个人,把真的心脏去掉了,换来一个人工心脏。”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同质化太严重。大多地方的村落是由当地小吃、民间歌舞、常规景点组成,缺少创意。”白庚胜建议,传统村落的保护可以和高科技结合。“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其中,富集于村落当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将会成为乡村文化产业重要的支撑。”

2021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要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的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问效”,为各个层级形成保护合力提供了机制保障。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其历史价值和生态价值,是各地发展中面临的课题。白庚胜建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传统村落往往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留存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它的建筑布局、生态依存、文化肌理等,都有自己的历史形成过程和鲜明特色,一定要在全面梳理、深度认识、尊重认同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不能急功近利。”

专题链接:《强国答问》




上一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60多年潜心小麦育种工作—— 与农民为友,与麦田为伴(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