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人物访谈

从“烤骨队”到“出圈” 王巍谈中国考古 方经纶

admin 发表于:2022-02-22    
022年02月15日09:18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我从事考古工作,整整四十年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接受人民网《大观》栏目组专访时感慨,这些年中国考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隔世之感。

王巍在接受人民网《大观》栏目专访。 人民网记者 张桂贵 摄

“那个时候,考古学真的是冷门中的冷门。”王巍记得,1979年他实习的时候,需要开发票,别人硬是把考古队写成了“烤骨队”,让人哭笑不得。如今,三星堆等遗址的新发现频频“出圈”,各类文艺作品将历史、文物演“活”,考古人欣喜地看到了全民“考古热”。

王巍认为,考古学最大的魅力在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永远饱含着希望,“也许,一个刚走出校门的青年考古学家的一次偶然的发现,就可能改写历史。”

青年时期的王巍。 受访者供图

王巍最为人熟知的,是主持完成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遗传等多学科结合,对距今5500年到4000年期间的几个大型都邑型遗址进行发掘,通过考古材料与各项研究证实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并非虚言。

 “考古的本色是严谨。”王巍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当年,团队在青海东部的民和县发现了喇家遗址。其中在一座4000年前被泥石流吞噬的村落里,人们发现一个青年女性在临终前怀里还护着一个孩子,许多媒体报道称之为“母子情深”。可考古工作者并未下此结论,因为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她们是母子关系。果然,在进行了DNA对比研究后发现,二人并非母子关系。“求真务实,是对科学最基本的尊重。”王巍说。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谈起中国考古百年发展历程,王巍用了20个字来概括:“历尽艰辛、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敬业奉献、成就辉煌”。为庆祝这一节点,王巍还为中国考古人创作了《百年心语》《我是中国考古人》《仰韶之光》等五首歌曲,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中国考古人的心声。




上一篇:适当吃点辣 或可预防食道癌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