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环球公益

综述:奥密克戎毒株在欧洲扩散 多国限制假期出行

admin 发表于:2021-12-23    

新华社罗马12月20日电 综述:奥密克戎毒株在欧洲扩散 多国限制假期出行

新华社记者

圣诞和新年假期临近,然而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在欧洲进一步蔓延,感染人数持续增加,给节日的喜庆氛围蒙上阴影。

对此,欧洲多国政府升级旅行和社交限制措施,加强入境人员检测,关闭部分公共场所,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欧洲卫生专家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较高传染性与免疫逃逸能力,而现有主要依赖疫苗的防疫方针通常需要数周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各国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更果断迅速的防疫措施,限制变异毒株扩散。

正成为主要流行毒株

世界卫生组织20日表示,奥密克戎毒株比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更快,且会感染新冠疫苗接种者与感染康复者。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日发布的疫情数据,欧盟已有28国报告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截至20日,英国累计报告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45145例。首都伦敦市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数每两到三天增长一倍。英国卫生安全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英国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数,即R值已超过3,这意味着每个感染者平均能传染超过3人。

法国目前累计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347例。然而医学研究人员表示,实际感染病例数远高于统计数据。法国总理卡斯泰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预计奥密克戎到2022年年初将成为在法国的主要流行毒株。

比利时政府前新冠疫情事务发言人、病毒学家埃马纽埃尔·安德烈2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比利时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已占20%,而这一比例在17日为10%;荷兰卫生部门19日表示,预计奥密克戎年底前可能成为在荷兰的主要流行毒株,可能导致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剧增,远超医院负荷能力;爱尔兰卫生部19日发表声明说,该国当日新增的确诊病例中约52%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奥密克戎已成为在爱尔兰的主要流行毒株。

限制假期生活

法国首都巴黎市政府18日宣布,取消原计划于12月31日晚在地标建筑巴黎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举行的跨年庆典活动。

多个国家已经着手限制民众的新年假期聚集活动。爱尔兰政府规定从12月20日至明年1月30日,所有餐馆、酒吧在晚8点前停止营业,且民众不得于晚8点后在公共场所举行室内活动;荷兰政府18日宣布,从19日至明年1月14日,餐馆、咖啡馆、影剧院、博物馆和室内体育馆等非必需公共场所停业;丹麦从19日起关闭博物馆、动物园,游乐园和各类有现场观众的体育赛事,同时缩短餐厅营业时间至晚上10点。

英国同样公布了圣诞假期的限制措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日前表示,英国现阶段疫情“非常困难”,不排除进一步收紧限制措施的可能。

推进接种加强针

意大利尚未公布针对圣诞和新年的最新防疫政策。意总理马里奥·德拉吉20日说,将根据奥密克戎毒株的数据继续评估圣诞假期的防控措施,而现阶段的关键仍是以最快速度推进接种加强针。截至20日,意大利12岁以上人口中已有超过85%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其中超过7成已经接种加强针。

截至20日,英国12岁及以上人口中超过81%已接种两剂疫苗,其中超过50%的人员接种了加强针。英国医学界专家及官员疾呼,必须尽快进一步收紧疫情防控措施,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病例“海啸”。

比利时卫生部门20日决定,将为该国5至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丹麦已出台包括室内和公共交通口罩令等社会管制措施,以及敦促国民接种疫苗加强针等。(执笔记者:周啸天;参与记者:陈占杰、郭爽、王湘江、张毅荣、陈晨、张琪、林晶、潘革平)




上一篇:海外研究者这样点赞中国的世界贡献(环球热点)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