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环球公益

通讯:“看到农民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示范中心运营十年记

adhin 发表于:2021-10-18    

新华社基加利10月15日电 通讯:“看到农民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示范中心运营十年记

新华社记者吉莉

“菌草技术在卢旺达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看到农民的笑脸,得到农民的赞赏,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专家祝粟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讲起中国技术生产出来的食用菌深受卢旺达人喜爱,祝粟的眼睛闪闪发亮。

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位于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市,于2011年正式运营。2012年,祝粟肩负着研究和推广食用菌的使命来到这里,从此扎根非洲大陆。

在卢旺达,祝粟每天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成为中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使者”。他告诉记者,示范中心主要有4个项目,分别是菌草项目、稻谷技术、水土保持和蚕桑养殖。

“仅菌草项目一项,我们在卢旺达共培养了5000多名农技人才和农民,食用菌现在是卢旺达经济的重要产业以及主要推广项目。”祝粟说,卢旺达全国各地都有种植食用菌的农户,他们拥有成熟的技术,还了解市场,同时收获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民的钱包鼓了,这是经济效益;民众吃到口感好的食用菌,这是社会效益。把科研成果转化出来,毫无保留地推广技术、惠及百姓,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祝粟说,卢旺达认可菌草项目的原因在于安全性以及食用菌的高营养价值,中国技术产出的食用菌蛋白质含量高。

32岁的戴尔芬是示范中心生产菌袋的工人。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4年来,自己的工资是此前的4倍,“我现在养家不成问题”。

如今,祝粟即将回国。当被记者问及是否担心自己离开后菌草项目会终止,他说,“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卢旺达菌草技术已经成熟,完全本土化、市场化,这个项目在卢旺达只会越做越大”。

卢旺达农业委员会主任帕特里克·卡兰古瓦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考虑到本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国家致力于技术推广和创新,以提高小块土地的生产能力并推广高价值农产品。成本低且又能从当地取材的菌草技术,是卢旺达政府优先考虑的创新项目之一。

卡兰古瓦说,在引进菌草技术之前,很多卢旺达人不知道种植食用菌是一项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产业。菌草技术在创造就业、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收入方面作出了贡献,为解决卢旺达人营养不良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福建寿宁县下党乡党委—— 带领乡亲们蹚出一条振兴路(两优一先典型)
下一篇:专访:全球农业粮食系统转型刻不容缓——访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