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养老资讯

接受临期食品不是消费“降级”

admin 发表于:2021-06-01    

据报道,临期食品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国内某电商平台上售卖临期食品的店铺已近万家,某网站上关于临期食品的讨论小组成员已达数万人。

临期食品,是指临近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多年来,临期食品一度让商家处理起来十分棘手、让消费者避之不及。现在其悄然走红,成了消费“新宠”,主要得益于严监管之下,商家对其处理更加公开透明。一旦商家明明白白地销售,消费者就能明明白白地购买,用三五折的价格买到质量没问题、美味不打折的食品,商家和消费者实现了双赢。

其实,食品“临期打折”的做法国外早已有之。当前国人日渐认可临期食品的销售思路,反映出消费观念的一个转变:消费不能讲面子、怕被人笑话,而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判断、理性购买。花更少的钱,享受几乎同等的质量和体验,这不是消费“降级”,恰恰是消费观念的升级。

临期食品受认可,还说明反对浪费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近年来,反对食品浪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参与,无论是开展“光盘行动”、打包剩饭剩菜、反对“吃播”糟蹋食物,还是如今临期食品“破圈”,都是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具体体现。刚刚颁布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这为临期食品规范处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然,销售临期食品不能忘记食品安全。临期与过期仅一线之隔,如果商品过期,商家只能回收改作其他用途,或者销毁,为了短期利益,个别无良商家可能更换、伪造保质期限,埋下食品安全隐患。这需引起商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市场监管,守好临期食品安全底线。消费者也应理性购买,合理安排食用时间,并按照食品标签上的要求贮存。

总之,临期食品价格可以打折,但质量不能打折、安全不能打折。




上一篇:南非总统呼吁努力消除“疫苗种族隔离”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