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人物访谈 | 养老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龙舟节”,从历史深处划向未来

admin 发表于:2020-06-25    

今年的端午节有些特别。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走亲访友受到限制。一些地方为了防止人员聚集,赛龙舟等活动也不举办了。龙舟赛是端午节的华彩乐章,不划龙舟的龙舟节,节庆气氛是不是就淡了呢?

从具体活动上来看,可能会,但从端午节的节日内涵上来说,就不会。别忘了,驱瘟避毒、卫生防疫,正是端午节最原始的意义。每年端午,时逢仲夏,气温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经过长期生活观察,古人知道这是一个疾病的高发期,因此称五月为“恶月”,又选定五月“重五”之日作为节日,提醒大家采取措施保护健康。

都有什么措施呢?在户外,通过水上龙舟竞技、山头采药踏草等活动激扬生命活力;在室内,借助悬挂艾草、饮雄黄酒等方式辟邪解毒。这一套防疫病、祛瘟毒的生存智慧,放在当下,不是很有现实意义吗?它提醒我们,要继续保持警觉,绷紧防控之弦,共护端午安康。

事实上,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辟邪纳吉、团圆喜庆是普遍主题。端午节还有一个内涵,那就是充盈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这股精神又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经过长期发展,端午节的主要民俗活动,如划龙舟、包粽子都与纪念屈原连结了起来。人们纪念屈原,就是因为屈原身上折射出华夏儿女最晶莹剔透的民族性格——光明磊落、心系祖国。这一点,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传承中,凝结为最坚定的民族意志和文化传统。

从历史深处划来的“龙舟节”,也在不断加入新的元素和内涵,也受到一些冲击,但是我们不担心这个节日会落寞,不担心人们会淡忘它,因为避瘟保健、追念先贤、爱国精神是其历久弥新的内涵。它包含了中华民族对文化的继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土壤,是具体可感的。弘扬端午文化,就是塑造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之一。

这些年,有的地方围绕对屈原的纪念,继承“诗人节”的传统,举办读诗诵诗赛诗等活动,让端午变得“诗如海”;有的地方借鉴电商营销思维,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推进端午“数字化”;有的机构,通过国际合作,包装民俗,推动端午“走出去”……

端午得到如是创新发展,龙舟继续划向未来,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这样?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会巍然屹立起来,我们有这个自信。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下一篇:北青报:端午小长假 疫情防控不能“放假”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养老信息| 国家养老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