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爱心人物 | 招商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养老钱被“精准围猎”,谁之过?

admin 发表于:2019-03-01    

文丨邓海建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这让收入条件一般的老人陷入养老恐慌,迫切寻求养老保障。而老年人普遍对集资诈骗认知不足,当一些机构打着“养老”名义,采取欺骗诱导、虚假违规宣传等方式,诱骗其将养老钱投入所谓的高额回报项目后,不少老年人最终血本无归。(2月28日《半月谈》)

从“养儿防老”到“存钱养老”,这是一个时代的更迭。即便在基本养老保障不断升级的今天,更多人恐怕还是信奉“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的老理。不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显示,超过95.5%的调查对象目前或计划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养老投资理财,30.3%的调查对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且部分人受骗金额较高。换句话说,在老龄化走向“深度”的时候,围猎老人养老钱的伎俩也变得更为“精准”。

有搞“艺术品投资”的,有玩“保健品直销”的,还有在落地项目上秀“养老庄园”的……套路大概就是两个:要么“以情动人”,无孔不入地在社区、银行、超市、菜市场、公园等地精准锁定老年客户,情节类似春晚小品《“儿子”来了》;要么“以政策唬人”,上至国家战略、下至招商引资,低投入高回报,既能游山玩水,还能支援社会。当然,传统的电信诈骗也没闲着,《2017中国反通讯网络诈骗报告》显示,老人正成为通讯网络诈骗受损金额最大的群体,其中56至60岁的老人平均受骗金额最高,超过4000元。真正的问题是,面对这些防不胜防的套路和骗局,老年人只能“吃一堑长一智”吗?

老年人防骗问题眼下是“他们”的事,在不远的未来,必然也是“我们”的事。可是,养老钱被“精准围猎”究竟是谁之过?

论说起来,骗子当然是“第一责任人”。法律可不是吃素的,刚性的司法自会让“精准围猎”养老钱的把戏付出高昂的代价。不过,徒法不足以自行,更何况,事后救济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真正“亡羊补牢”。最近有段视频很火:广西百色解放派出所所长滕琨在路上遇到一男子兜售“六合彩”行骗老人,当街训小伙“就知道骗老人”。短视频火爆的原因,除了点赞民警的正义感之外,恐怕亦是戳中了社会的软肋:老年人养老钱在“精准围猎”之下乱象丛生。解决这个问题,“怒斥”还真是个少不了的环节。一是靠职能部门“唤醒”,让更多问题和症结晾晒在阳光底下;二是靠防骗素养的提升,以案说法、以理服人,这样的“随手转”多了,老年人或许也会眼明心亮一些。

当然,对于遍地开花又鱼龙混杂的所谓“老年项目”,地方相关部门恐怕也不能“饥不择食”。“涉老”项目如果当真弄成了非法集资的大忽悠,程序正义当前,一些公共部门恐怕难辞其咎。总之,老年人的养老钱被“精准围猎”,千万别是止步于“友情提醒”。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中国养老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北京企业联合会| 上海企业家联合会|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湖南省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 湖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