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爱心志愿者 | 招商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爱心志愿者

注册志愿者已经过亿,但志愿服务的质量要提升上来

admin 发表于:2019-02-11    

来源:新京报 社论

▲资料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原文标题:志愿者过亿,志愿服务质量应趁势而上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8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超过1亿人。全国标识志愿服务组织1.2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2亿小时。

相关文章:过亿注册志愿者推动“志愿中国”加快建成

自2008年大规模参与汶川地震救灾和奥运会志愿服务开始,志愿服务正式出现在我国大众视野之中。随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民间社会的自发参与热情高涨,有序参与和专业参与的渠道却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发展。

十年来,志愿者队伍超过1亿人,志愿服务从起步到今天渐趋成熟,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在天津考察时就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注册志愿者数量和服务时间的快速增长,体现了在我国制度化推进志愿服务方面的积极效果。

从2014年2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开始,到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我国政府从制度层面不断有序推进志愿服务发展。2017年9月,国务院颁发的《志愿服务条例》,全面规定了以政府引导为基础,全面发动社会有序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因而,今天志愿服务成绩的取得,是系列制度推动下的积极成果,也充分展示了政府引导下全面调动志愿者精神发育和有序参与的成果。而放眼未来,志愿服务的成长,将主要由志愿者数量的增加转移到志愿服务的质量提升上来,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参与、深度参与两个维度发展。

在志愿服务更为成熟的国家,除了成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高以外,平均志愿服务时间可达到每周3小时以上。相比之下,在我国相当数量的志愿者服务时间低于每月1小时的情况下,过短的服务时间和过低的频率,都无法充分展示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效果,也无法帮助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其个人道德价值,因而更大的志愿服务空间有待挖掘。这需要对志愿者更充足的正向激励,引导他们保持参与热情。

志愿者毕竟是个人业余时间投入社会服务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爱好和能力。解决这一困境的方向在于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而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要作用在于能根据社会服务工作的不同需求,快速将匹配的志愿者资源调配其中。志愿服务平均时长的短板,意味着未来还需要志愿服务组织更大力度的发展,帮助到更多志愿者有效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提供更多的服务时间和更高的服务频率。调配的能力决定了能否激发志愿者持续投入参与的热情,也决定了社会是否能得到高质量的志愿服务。

可以想见,在志愿者队伍快速壮大之际,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由量到质的变化也将随之而来。

志愿服务重在“有质量”

作者:皆独,来源:广东文明网

近年来,随着群众互助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文明思想的广泛传播,志愿服务在国内呈现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活动丰富、成效显著的良好发展态势。志愿者人数是保证志愿服务有效开展的基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渴望得到帮助的群体和个人数量很大,不同的服务需求又需要不同组织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来承担,如果没有足够的志愿者来参与,是不可能有足够条件来提供志愿服务的。但也应客观看到,目前志愿者服务中“走过场”、“讲形式”、应付差事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依然存在,我们绝不能因为志愿者登记数量庞大就沾沾自喜,自认为中国的志愿服务已经发展完善,一定要树立“不仅要增量,更要增质”的清醒认识,在坚持鼓励培养更多志愿者的同时,要着力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坚持用“有质量”的养料浇灌志愿服务的热土。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志愿服务具有“自愿”属性,需要群体和个体的主动参与。不宜将之作为行政评价手段,与单位、个人的行政业绩进行挂钩,否则就难以避免流于形式,不但耗费了人力物力,反而发挥不出服务的效果。要转换硬性考评为软性激励,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和对应的激励机制,来唤醒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和热情。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要打造过硬的服务品牌。一个好的品牌就是一面旗帜,对于鼓励和激发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应该建立相应的扶持计划,着力打造出一批志愿者服务品牌,发挥出带头示范效应。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要设立完备的激励体系。要维系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正常运转,也需要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可以建立自上而下、相对统一的激励体系,设置一定的奖励手段,对于服务质量好、服务次数好、品牌影响大、吸纳人数多的志愿服务团队能够获得长期和扩大发展的政府支持,从而起到激励先进、带动全局的辐射效果。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还需要鼓励专业人才参与。很多志愿服务专业性强,并不是一般人员可以完成,特别是 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志愿服务,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参与,否则不仅无法保证服务质量,甚至都不具备开展条件。对于专业人才的吸纳,有必要建立制度性规定,不仅依靠志愿团体,政府层面和专业人才机构也需要积极参与,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志愿服务的质量。

志愿服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方式,一定要坚持“量”、“质”并举,才能有效推动国内志愿服务与国际社会一样,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

[责任编辑:张衍飞 PP007]




上一篇:利好政策推动药品研发创新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中国养老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北京企业联合会| 上海企业家联合会|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湖南省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 湖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