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爱心志愿者 | 招商资讯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人民网评:守望传承,涵养向新而行的春节文化自信

admin 发表于:2019-02-04    

如果从汉武帝时期制定《太初历》,将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开始算起,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经过一代代人的塑造和传承,春节已经成为一个集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于一体的重磅节日。春节里的文化传统,集中体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比如,敬天拜地祭祖先,显示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怀念;又如,尊老爱幼、团圆和睦,表达着血浓于水的温馨甜蜜;再如,迎禧接福、祈祷未来,见证人性的温暖与奋发的热情。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就是我们可感可触的现实生活。春节里所谓的“年味”,大抵就蕴藏在这些文化传统中。

春节“空心化”问题,近年来屡被提及。泛滥的红包犹如“春劫”,羁绊住血脉里喷涌的亲情;就业结婚生娃之类的过度关心,让团聚变成尴尬的“堂审”;“吃顿年夜饭,就算过节”,折射出节日的单调与乏味;“四处拜年,奔波酒桌”,体现出人心的浮躁与无奈……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节矮化为“吃、玩、睡”“玩、买、游”,那么无论再多的消遣和吃喝,也弥补不了精神的空虚。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春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乡愁”。消除这种乡愁,关键就在于重新认识和整合春节里的文化资源,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创新时代文化中找到属于当代人的春节文化坐标。

前不久,一套为2019年春节量身打造的2枚《己亥年》生肖邮票,获得集邮迷的热情追捧。“肥猪旺福”的邮票上,一只憨态可掬的猪奔跑出灵动生风的喜感,象征奔向美好生活;另一张“五福齐聚”的邮票,两只大猪和三只小猪其乐融融,寄托着新春时节合家团圆、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从“屋下有猪”寓意“家”的汉字演变,到十二生肖中“猪”压轴出场寓意和顺,传统文化里有许多美好文化意象值得发掘。这充分提醒我们,与其眼高手低排斥传统文化,莫如仔细钻研和体味一下传统文化。短暂一次回眸,收获的可能是惊艳灵魂的美丽。

正如人们在春节里穿新衣、添新岁、纳新福,期待万象更新、辞旧迎新一样,春节其实也是常维新的。特别是在今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形势下,春节文化也在经历着创新蝶变。过去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年夜大餐,如今人们忙着在群里抢红包、在网络上看春晚、在微信圈里发祝福。过去城市务工者返乡过春节,如今“反向春运”昭示城市化新动向。怎样过年,形式一直在变化,但价值内核却经久不变,那就是我们内心中对亲情团聚的依依眷恋,对生活幸福的热切向往,对未来光景的无比期待。而这些价值,正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因为不断汇入新元素,所以才能奔流向海、前程远大。春节里有千百年来我们民族不变的文化信仰,也有我们走向未来最为深厚的文化自信。我们共同依偎在春节这盏民族文化的明灯下,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责编:白宇、曹昆)


上一篇:共欢新故岁 带您读懂习近平“拜年话”里的家国深情
下一篇:韩长赋慰问春节期间在岗值守人员
|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中国养老网| 农村网| 中国好人网| 央视网三农| 海外网三农| 央广乡村之声| 农民日报新闻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北京企业联合会| 上海企业家联合会|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湖南省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 湖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