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关注志愿者 | 影像中国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全球首例”车祸后,自动驾驶技术还有未来吗?

admin 发表于:2018-03-21    

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了第一起撞人致死的事故。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19日晚,一辆Uber(优步)无人驾驶车辆在亚利桑那州的坦佩市撞到一位女性行人,致其送医后死亡。华尔街日报称,这是已知的首例自动驾驶致使行人死亡的事故。

对这一事件,舆论的普遍反应是,“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了”。为防止意外再次发生,Uber已经暂停了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测试计划,业界分析,此次事件或将对全球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计划造成影响。 

目前已知的细节是,虽然肇事车辆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但车上还有人类安全驾驶员,也就是说,Uber是设置了相应的监管防线。但为何驾驶员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是车速太快,还是有别的原因?另据当地警方称,受害行人是突然从一片光线比较暗的地方出现在马路上的,这次意外事故的主要责任,或许不在Uber。

在事故原因尚未完全查明前,不能轻言自动驾驶汽车“天生”就不安全。一直以来,业界及公众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充满疑虑,原因就在于担心汽车一旦失去了人的掌控,那么所有的安全就系于后台操控系统,如果操控系统存在故障,则会因为人类不可控而闯下大祸。 

作为一个乐观的科技主义者,我始终认为,科技创新当然面临着太多未知因素乃至风险。就以最初的汽车为例,当初就受到部分人反对,理由是这个钢铁怪物相对马车速度过快,而且马路状况复杂,人、马、车混杂,汽车的危险程度更容易被放大。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随着红绿灯设置、交通法规对于不同地段车速的限制,以及汽车刹车系统的持续完善,最终消除了社会的种种担忧,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出行工具——当然很多时候,车祸还是不可避免。 

自动驾驶汽车与普通汽车最大的差别在于,一个主控者是后台系统,一个是人。人会犯错,会出现精力不济等问题。与人不同,机器不会疲倦,反应速度可能比人更快。但机器目前能在多大程度上模拟人复杂的神经系统,对各种事务进行瞬间综合判断,以及是否会出现技术BUG,甚至被病毒侵袭,都是目前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担心理由。 

可以预见的是,这次事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节奏。但目前除了Uber之外,还有众多厂商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不同的厂商可能掌握的技术点不一样,推进进度也有较大差异,Uber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出了车祸,不等于所有自动驾驶汽车厂商的技术都有问题。

只不过在事故发生后,无论是厂商还是监管部门,都会进一步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上路门槛,进行更多的内部测试、更严格的过程监控。 

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保持谨慎,是应该的,但如果一棍子打死也不可取。毕竟自动驾驶所代表的科技创新、赋能社会等巨大价值,是看得见的。想必正在加紧研发的各大厂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部门,将通过制定更为完善的出厂和上路标准,像大飞机上天之前那样,经历几千上万道测试,来最大程度消除风险,让自动驾驶汽车做到安全性万无一失之后再上路。 

人类科技创新之路,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能因为一次事故就阻断探索的脚步。目前上海、北京等国内城市,也正在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我依然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保持乐观态度。



| 人民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中国养老网| 中国好人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北京企业联合会| 上海企业家联合会|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湖南省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 湖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 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