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关注志愿者 | 影像中国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公安部“放大招”:未来身份证将实现电子化

admin 发表于:2017-09-24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6年全年在黑市上泄露的个人信息达到65亿条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5次。近日,公安部终于放出了“大招”,电子身份证标识载入手机卡的时代即将来临!不法之徒的好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

电子身份证标识有何作用?

电子身份证标识,简称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

简单来说,eID就是公民在网络上的一个身份标识。它既不是明文的身份信息,也不是像身份证那样的证件。

这项技术最关键的是:未来,当你使用载有eID的银行卡或手机卡进行交易时,网站后台可以在线辨别eID的真伪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用户的身份信息!

也就是说,使用搭载了eID的银行卡或智能手机时,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

这将极大的降低身份被盗用的风险,保障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和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权益!

电子身份证标识,将实现“多点开花”

近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对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的研发和发展进行了展示。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表示,eID载入手机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包括不动产权自助查询、食药检查等方面,eID都将大显身手。

目前,电子身份标识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银行卡。中国工商银行已在全国试点发行八千多万张加载eID的金融IC卡。

而在即将到来的10月,全国首个将eID运用到不动产登记领域的项目也将在海南海口市正式运行。

在海口市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公民将都能获得一张eID不动产权卡,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持卡人还可享受金融机构至少20万元的授信。

可见,一个靠传统身份证进行身份验证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把数字身份加载在手机SIM卡中,全新的在线身份信息验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以防泄露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我们应当注意或做好以下六个方面,以保护个人信息:

一是保护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及其他个人隐私信息,千万不要把这些信息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告诉别人,无论您认为这个人多么可靠。

二是不要跟网上那些不认识的“朋友”浪费时间,应直接忽略他们,因为他们可能是骗子伪装而来。

三是保护私人电脑和手机安全。如通过安装防火墙等方式,阻止入侵者远程访问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使用复杂密码,提高黑客破解密码难度。不用电脑时,一定要关机。

四是合理清理“信息垃圾”。丢掉含有私人信息的文件前先将其销毁。

五是仔细阅读银行对账单、账单及信用卡报告,确认没有可疑交易。

六是网上购物需要注意:首先,在输入信用卡和个人信息之前确认网站是否安全,大多数网站会有防伪安全标志(如网址旁边的挂锁)。

如果发现有人利用您的个人信息损害您的任何权益,应立刻报警。




| 人民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中国养老网| 中国好人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北京企业联合会| 上海企业家联合会|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湖南省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 湖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20-29819070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