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焦点关注 | 环球公益 | 关注志愿者 | 影像中国 | 诚信联盟 | 聚焦三农 | 
最新公告:     中国爱心银行改版上线啦  [admin  2017-03-18]        
当前位置:焦点关注

为什么IT越来越强大,你却越来越累?

admin 发表于:2017-08-28    

几年前,我是这么理解IT的:

将可以固化的、共性的流程进行规则化,然后通过IT手段来实现。简单来说,就是用信息技术取代手工作业。

一个人的工作重复性越强,就越容易被IT手段取代;而一个流程或者规则的通用性越强,就越容易、越快速地IT化。被IT取代而释放出来的人力资源,或者去做更具创造性的工作,或者继续去做别的规则化、IT化。

如此循环下去,越来越多的手工作业会被IT手段取代,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将逐渐降低,人被放在更具创新性的岗位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看起来IT真是好东西,未来越来越美好。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另外一种趋势:随着信息化越来越发达,好日子没有如期而至,人不但没有轻松,反而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

【被迫学习更加复杂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一开始,简单的、重复性强的工作被IT取代了;再后来,有些智能化的、交互性的工作也被IT取代……被IT取代的情况越严重,人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一开始,是为了升职、加薪等方面的驱动,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到后来,即使为了最基本的就业,也必须要学习很多新技能。

如今的入职培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IT系统的操作使用,考勤、会议、人事、财务,这些内部管理流程都已经实现了IT化,新员工只需要熟悉了IT操作,基本也就熟悉了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管理流程。

然而,IT系统会不断升级,新的流程规则还在不断产生,新的业务产品还在不断上线,所以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业务人员,也需要及时学习新的功能和操作,更新自己的知识。

千万不要以为学习和成长的压力只有中高端人士才会体验,如今对IT的依赖性这么强,谁都跑不了。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不多说了。

【规则陈旧落伍,穿新鞋走老路】

在各行各业的营业厅或者服务柜台,我们都是先要通过人与人之间交流,再由服务人员完成人与机器的交互,最终由系统自动处理,实现整个流程。

在营业和服务柜台,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排队的客户很多,营业员和客户都沉默不语,静静地。在干什么呢?或者是营业员在操作,甚至是在等待系统响应,换句话说,人在等IT呢。

对这种情况,虽然有很多抱怨,但大家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说有意见,最多的就是责骂"系统太差",IT又背了锅。

为什么IT应用的效率低?其实错不在IT自己,而在于规则。

很多传统的服务规则和流程都有历史烙印,是在IT手段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IT支持的情况下制定的,就如同电车轨道的宽度,沿袭着马车轮子的间距,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其实已经不适合时代了,但惯性让他们依旧保留。

这些,都可能给IT带来麻烦。

比如,以前IT手段都是单机版,不用联网,所以操作都可以在本地完成。

后来系统联网带来了更好的客户体验,系统云化也降低了成本;但相应的,数据的传输、存储、交互产生的时延。

这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来解决,带宽提升了,硬件扩容了,系统就能好用些;但对软件进行优化,减少远距离传输数据的频次,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如果要优化软件,往往就需要对规则和流程进行变更。

如果遇上一个顽固不化不肯改规则的,那就惨了。

如果说这些流程的优化和改进,IT人员还能控制的话,那么业务的复杂性问题,就只有系统使用者,也就是客户才有话语权。

举个例子:对于营业员界面优化的问题,表面看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降低营业员页面跳转的频次,减少嵌套层级和点击次数,这就意味着每一个页面要承载更多的内容,字小,看得不舒服;另一个就是让每一个页面简洁,赏心悦目,但代价就是要每次都要多点几次鼠标。

多业务多流程多规则,单看其中一点都会觉得增加的边际成本不高,所以新需求很随意地提了出来,而且要与原来的业务规则兼容。结果IT系统越来越笨重,操作越来越复杂,自己给自己添麻烦,怨不得别人。

如果让系统背负着一大堆老旧的业务、规则和流程,再大的投入也换不来高效率;相应的,人也越来越苦不堪言。

那么有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呢?

有啊。

把业务数量简化,业务流程简化,不用那么多步骤,没有那么多选项和产品,就没事了。

所以,互联网企业设计的业务和流程,往往都是基于业务的最小集合进行优化处理,业务规则和IT系统更匹配,因此系统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

【人成为流程规则的节点】

人定义了规则,而IT是规则执行的工具。虽是规则是人来确定的,但如果IT成为统治者和领导者的工具,发挥的是"管控"作用,那么人就会成为流程和规则的奴隶。

为了更好地管控,有的企业用流程和规则驱动着每个下属的行为,给员工的工作设定了严苛的时间表,到时间就提醒,该去做什么事情,应该取得什么效果,产生什么经营业绩,全部量化,就等于给下属找了一个不知疲倦的IT监工。

企业把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运营流程全部IT化,是不是效率就达到了极致呢?

事实证明,往往不是这样。

在这样的企业里,员工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都在按照流程进行工作,反而容易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更不要奢谈创造性了。

人是IT和规则的创造者,是驱动人与IT结合的主导者,人与IT本该是优势互补,并不该成为IT和规则的奴隶。

工具本是无辜的,IT成为生产工具时提高了效率;可当IT成为管控手段之后,人和IT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

劳心者制(造)IT,劳力者(受)制于IT。

归根结底,都挺累的。



| 人民网|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残联|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网| 世界卫生组织|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中华志愿者协会| 中国文艺志愿者|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关工委| 中国政协网| 凤凰网| 中国养老网| 中国好人网|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中国网| 信用中国| 中国企业诚信网| 北京企业联合会| 上海企业家联合会|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 湖南省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企业联合会|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 湖北省企业联合会| 珠海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江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 
版权与免责声明: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图片均为原版作者版权所有,网站只是用来做公益推广
版权所有:中国爱心银行邮箱:lovebank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20-29819070
备案号:粤ICP备17014086号
��Ϣ��ҵ������
粤ICP备17014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