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亚7月5日电 6月27日,经过近十个科室数十名医护人员连续手术逾8个小时,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完成了海南省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7月5日,经过术后一周的治疗、观察,肝脏供体牛肖、受体牛文清术后没有出现明显异常,病情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就此,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宣布海南省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这台高难度的手术背后不为人知的是一位30岁女教师“割肝救父”——将自己三分之二的肝脏移植给父亲的感人故事,以及一个专业、庞大、高效的解放军医疗团队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动人事迹。
7月4日上午,已经术后一周的牛肖在母亲肖艳秋的搀扶下,缓缓走到自己病房隔壁的特护病房,见到了仅仅一周未曾谋面,却一同经历生死的父亲牛文清。“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当两人目光交汇时,竟不约而同蹦出同一句话。得知对方都术后恢复良好,父女俩才将担忧已久的心放了下来。
时间回到一周前,两人同样在这个病房准备进入手术室前,牛肖一脸坚毅地说:“我一定要上,必须要救我爸一命。”而牛文清却不自主地左手抓着右手,既纠结又紧张。
那天,更纠结和紧张的是牛肖的母亲肖艳秋,面对医生摆在面前的两张手术签字单:一个是需要肝脏救援的丈夫,一个是尚未结婚的女儿。她迟迟没敢落笔,因为她不敢想象假如手术出现意外,对他们这个幸福来之不易的家庭是怎样的一个重创。此刻,20多年来,她和丈夫、女儿在海南幸福又辛苦的一幕幕又闪烁在脑海。
1987年,牛肖出生在东北黑龙江鸡西市,父亲牛文清取自己和妻子肖艳秋的姓作为女儿的名字,就是在这样温馨的家庭氛围下,牛肖开始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上世纪90年代初,原来是国企职工的牛文清夫妇双双下岗,为了生计,夫妻二人来到海南闯荡。由于舍不得孩子跟着吃苦,两人将女儿牛肖留在了老家。1996年,在海南初步站稳脚跟后,牛文清夫妇将牛肖接到了海口,一家人又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在外面玩得特别疯,浑身湿透了又吹风导致半边脸出现面瘫,那时候爸爸还在外面出差,听说了之后就马上回来照顾我,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尽心尽力,我永远都忘不了。”牛肖说。
20多年来,牛文清、肖艳秋夫妻二人从做小买卖,到开特产店,生活逐渐好了起来。牛肖小时候也特别懂事,时不时也会到店里帮父母的忙。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牛肖的年少时光总是有父亲呵护和陪伴,她更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
牛肖大学毕业后又到新加坡留学两年,由于割舍不下自己的父母,最终还是回到海口,成为海南省旅游学校一名教师。
然而,正当他们一家享受着幸福的时候,父亲罹患肝癌的消息给这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霾。经过慎重考虑,牛文清选择了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治疗。当女儿牛肖从医生处得知早期肝癌患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进行肝移植时,她不顾包括父亲在内的所有人的意见,毅然决然要将自己的肝脏移植给父亲。
牛肖坚决要“割肝救父”的想法也打动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的医疗团队,院方高度重视这次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共有近十个科室,多名专家教授,以及数十名医护人员参与,准备了极为细致的治疗方案。
“我从医近30年,在北京做过的肝移植手术也有100多例,父母割肝救子女、夫妻间割肝相救的经常见,但女儿割肝救父亲的真的很少见,我们非常感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肝胆外科主任纪文斌说,为此,他的医疗团队前期准备的时候反复精确测算牛肖的肝脏,通过软件重建肝脏的三维结构,最大限度做到“精准”切取牛小姐部分肝脏的同时,又能使牛文清获得尽量大的肝脏体积。
6月27日上午8时40分,牛肖和牛文清分别被推进手术室,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出动了近十个科室数十名医护人员,分成三组对两人同时展开手术。
经过医护人员近8个小时的协作努力,成功将牛肖436克肝脏(约三分之二)成功移植到牛文清体内。手术过程顺利,供受体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6月27日晚7时02分,丈夫牛文清继女儿之后,也推出手术室时,肖艳秋紧绷已久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牛文清麻醉醒来后被推进重症监护室,他虽然声音微弱,仍迫不及待地问医生女儿情况,得知一切安好时,他向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
护士长陈萍告诉记者,为了护理好牛文清、牛肖父女,她们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小组进行一对一跟踪护理。
目前,牛文清父女二人的肝脏功能并没有出现明显异常,病情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手术宣告成功。
肖艳秋也告诉女儿牛肖,海南省旅游学校得知此事后特别关注牛肖的康复情况,学校发动了募捐,募集了3万多元医疗费。
7月4日上午,牛文清一家三口在特护病房内进行了手术后的第一次团聚,开心的笑声回荡在病房里。“感谢大家,感谢帮助我们的每一个人,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合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牛肖一家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吉羽 毛雷 孟凡盛 匡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