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看到病人康复的全过程”
慈善家余彭年云南施善
从今天起至9月26日,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批1250例白内障患者将接受免费的复明手术,之后,还将有共计1万例的云南患者接受手术。这是由我国著名慈善家、“2006中国慈善榜”状元余彭年发起的“彭年光明行动”。前日,88岁高龄的余彭年先生在昆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善举源于体会过失明的痛苦
余彭年说,自己早年也患过白内障,连报纸都看不清,深深体会到面临失明的痛苦和恢复光明的幸福。从医生那里他得知,目前全国每年约有45万人失明,大部分是由白内障引起的,而多数贫困地区的患者根本没有条件做手术,这让他下决心实施善举。
2003年11月25日,“彭年光明行动”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
“彭年光明行动”已在9省开展
3年多来,“彭年光明行动”已在内蒙古、西藏、宁夏等9省区顺利开展,完成了数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今年,“彭年光明行动”推进至云南,计划于8月28日至9月26日,由彭年基金会聘请全国知名的同仁眼科医院专家和深圳眼科医院专家,组成“光明快车”流动医疗队,到我省楚雄州、大理州免费开展第一期125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之后,余先生还将继续与省政府合作,在云南完成1万例复明手术。
所有财产都将用于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在内地尚属发展阶段。余彭年在几年前已提前立下遗嘱,除去已捐出的20亿元,所有财产都将全部用于慈善事业,并不留给儿孙。他说:“儿子弱于我,留钱做什么?儿子强于我,留钱做什么?”
当记者问到,数十亿资产将如何在今后继续致力于慈善事业时,这位88岁的老人幽默地答道:“慈善单靠我一个人不行,我是希望通过我的行为扩大影响,吸引海内外同胞都来做好事。以后我去见了‘马克思’,也会委托他人或其他机构将我的善事持续下去。”
患者手术力求做一例好一例
余彭年表示,为云南的1万名患者做手术,要力求做一例好一例,这是“彭年光明行动”的基本准则,他将力争亲身参与到医疗队的行动中去。同时,他再次强调了“彭年光明行动”的“六个保证一个要求”。余彭年说:“我要亲自看到病人从动手术到康复的全过程,一定要每一例都看到效果。”
云南日报
附:
余彭年明言:保留母鸡,用鸡蛋做好事
名人名片:余彭年,又名彭立珊。1922年生,湖南涟源人。现任余彭年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
奉献功德:
余彭年捐资5亿元给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免费医治,并取名“余彭年光明行动”。
在香港时,过年他就会到敬老院、孤儿院发红包;
1982年,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救护车和医疗设备给湖南老家,花500万元在家乡盖了一所学校,后来向长沙市捐建立珊公交专线车,在湖南遭受洪涝灾害时也多次捐款;
1994年向深圳大学捐赠200万元;
2000年拿出500万元设立“彭年科技奖”;
2000年6月,在彭年酒店开业之日,余彭年宣布:将整幢大厦经营所得的纯利润永久地捐献给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
2003年,向全国抗击非典有功人员赠送180万元;
2007年4月,胡润慈善榜公布的名单中,余彭年以四年内累计捐赠20亿元再度高居中国内地慈善家之首。至此余已三度蝉联“中国慈善第一人”称号;
2007年8月29日,余彭年袒露心迹,共57层“云景轩”旋转餐厅,自2000年正式营业以来,所得纯利润全部捐献给了教育和福利事业,其中一半的年利润用作“余彭年光明行动”经费。他还计划在深圳建设20多万平方米廉租房,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向家乡湖南捐建200座带电视机、带空调、有坐便池的高级厕所,捐赠20台公交车等。
|